多维度指标库:涵盖教师发展、教学(教学工作量、教学成果、教学质量评价)、科研(论文、项目、专利)、教学纪律等。
动态指标调整:支持学校按年度政策灵活增减指标及权重。
自动化采集:对接教务系统、科研管理系统等,自动同步教学课时、科研成果数据。
人工填报:教师可补充个性化成果(如获奖、行业实践)。
数据校验:内置逻辑规则(如论文级别匹配、项目经费合规性)防止错误数据录入。
流程引擎:自定义考核周期(学期/年度)、审批流程
多角色协同:教师(填报)、院系管理员(审核)、校级管理员(统计分析)、领导层(决策查看)。
进度跟踪:实时显示各环节进度,支持催办提醒。
多维分析:按院系、职称等维度生成对比报告。
教师画像:基于历史数据生成个人发展雷达图,定位优势与短板。
预警机制:对考核不达标教师自动触发预警,推送改进建议。
自动化替代人工:减少Excel填报、手工汇总工作量,降低人为误差。
动态数据看板:实时展示全校考核进度,支持钻取查询(如某教师近3年科研得分趋势)。
规则公开透明:考核指标、权重、流程均在线公示,减少人为干预。
历史追溯:所有操作留痕,支持回溯争议数据。
个性化反馈报告:为教师提供针对性建议(如“科研得分低于同职称均值10%,建议申报横向课题”)。
成长路径规划:根据考核结果推荐培训资源(如“教学能力待提升,建议参加混合式教学研修班”)。
激励机制联动:对接职称评审、绩效奖金系统,数据互通减少重复申报。
大数据分析:识别全校共性短板(如“青年教师科研参与度不足”),为师资培养政策提供依据。
可视化报表:生成校级/院系级考核热力图、对比柱状图,支持领导层快速决策。